采用絮凝剂处理的历史大约始于古埃及,早在公元前16世纪时,古埃及人就已尝试用甜扁桃汁作为絮凝剂;有文献报道,公元前二千年印度就为处理水采用某些植物汁液;而我过2000年前的西汉已有采用仙人掌乳汁做絮凝剂的实践。可见,在遥远的历史年代,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已为先人们认知并使用
在近代,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被继续研究开发。在20世纪30年代起已先后被广泛研究应用,探索比较多的有洋槐树豆胶、罗望果胶、黄蓍胶、苹果树胶、樱桃树胶、莱豆、瓜尔胶、刨花楠、田箐胶、大豆乳汁等,其中瓜尔胶是质地优良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已知被研究用作铀矿浸出矿浆的絮凝剂,为制取核燃料的工业应用开创了先河。1884年美国已取得滤池处理水以硫酸铝为预处理剂的专利并利用作饮用原水的净化,但对诸如铀矿浆的固液分离,硫酸铝却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需要采用高分子絮凝剂。这表明,当时美国已系统掌握了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机理和电荷中和作用机理。为了提高植物胶作为絮凝剂的应用性能,扩大和改善应用的效果,20世纪40年代以后,不少学者相继进行了植物胶改性的研究,大概在同一时期也展开可淀粉改性的研究、纤维素衍生物的研究、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以及其他多聚糖类及其改性絮凝剂的研究等,逐步成为在水处理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水处理药剂。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等众多国家相继推出了许多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商品。然而,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应用研究,直到1951年才首次报道,而系统研究其工艺效果开始于1952年。1967年美国为实际应用推荐了9种不同组成的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但是,由于聚丙烯酰胺为主的聚合物,具有分子量大、吸附架桥能力强、固液分离的效果较好等优点,后来者居上,发展速度很快。1969年其絮凝剂品种增加到18种,1970年增加到79种,而至1971年增加的134种,成为与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并列的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系列。到20世纪80年代,两大系列絮凝剂的发展不断拉大差距,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应用比例仅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总量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