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回用发展趋势
传统认识认为,分散式污水处理只是集中式处理的缩小,主要用于城市偏远地区、居住比较分散的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等受地理条件因素限制,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或不宜于进行污水集中处理的地方。现在,对这一概念更进一步的认识是污水的就地收集、就地处理与就地回用。因此,在以回用为目的时,污水的分散式处理较符合我国国情。这种回用方式既不需要大量的官网投资,也不会造成水质、水量的大量损失,同时还可因地制宜的灵活选用处理技术,由此可见,分散式污水回用对于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压力显然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活性污泥法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不当时易出现污泥膨胀、泥水分离困难等问题,所以活性污泥法在分散式污水处理中较少采用。常用的污水分散式处理工艺主要有人工湿地、稳定塘、BAF、接触氧化法、MBR、与其他生物工艺组合的MBR法等。其中,人工湿地法具有投资少且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其主要不足是占地面积较大、受气候条件限制、周边环境有异味等。稳定塘法也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等优点,但也是易受占地面积和气候条件限制。这两种工艺主要用于城郊或农村地区。而MBR工艺虽已在污水回用中有较多应用,但膜污染及投资较大等问题仍是该工艺应用的限制因素。在以回用为目的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中,生物膜法以其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优势得到广泛认可。
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实质是附着在反应器内填料上的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繁殖和代谢对流经生物膜表面的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由于生物膜的形成和生长是生物膜反应器发挥作用的关键,对生物膜生产过程的了解对控制生物膜反应器的效率发挥着着重要意义。根据Characklis的研究,生物膜的形成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作用结果,即污水中有机分子输送至附着有生物膜的填料表面;在传输的过程中,污水中一些浮游型微生物细胞吸附到填料表面,但由于存在水力剪切力或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吸附到填料表面的一些细胞重新解析到水中,而其他细胞则变成不可解吸的细胞;不可解吸的细胞摄取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对其进行利用和氧化分解,同时由于细胞自身的新陈代谢而排出体外的胞外多聚物将生物膜结合在一起;正是由于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才使得生物膜不断地积累形成。对于生物膜的生产过程。
了解相关详细信息请登陆网站 http://www.gydkscl.com http://www.dkhxt.com
联系人:张先生
电话:0371-85601368 15036111368
传真:0371-85602368 QQ:139038368
手机:1327690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