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操作方法是以微滴碱液长时间缓慢注入铝液,使酸碱两类前驱物都有良好适配条件而相互结合生成高含量的聚合硫酸铁。这种操作可以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中应用,所得结果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是,现有生产工艺过程与实验室的制备程序相去甚远,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如何实现类似微量滴碱法的工艺过程有众多难题。木研究团队近年来着重对此有关原理和技术作了研究,先后提出电化学法,化学提纯法,膜分离法等方案,在实施中取得一定进展,有些方法和工艺己经达到小批量生产的典型示范工程的水平。
现有实验室制备方法的产品与工业生产的液体聚合硫酸铁产品,除工艺方法上的根本区别外,最主要的成品差异在浓度。实验室作为研究样品的浓度常在0.01-0.2mo\/L,工业生产以硫酸亚铁为原料在反应釜中加温加压生产的原铝液浓度最高可以达到3mol/L,液体商品的浓度一般也在2.0mol/L以上,与实验室制品有数量级的差别。虽然在水处理工艺应用时需要把产品先稀释到0.1~0. 2mol/L,注入水中后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实验室研究的浓度水平。恒从运输莉贮存的需求出发,液体商品仍然耍保持为浓溶液。
研究表明,聚合硫酸铁溶液中全铁含量的生成和稳定影响甚大,这也可能是工业生产液体产品中Fe含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欲发展高浓度高含量的Ali,制品,首先需要探讨在高浓度聚合硫酸铁的存在和制备的可能性与稳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