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是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借鉴给水滤池工艺而开发的一种好氧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新工艺。其对污水的净化实质是利用滤料的拦截和滤料上生物膜的生物降解双重作用实现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按照进水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曝气生物滤池分为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形式。曝气生物滤池从结构上共分成三个区域:缓冲配水区,承托层及滤料层,出水区及出水槽。待处理污水由管道流入缓冲配水区,污水在向上流过滤料时,经滤料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膜净化处理后经过出水区和出水槽由管道排出,该技术充分利用生化反应和物理作用,使反应器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其最大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二次沉淀,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便处理工艺简化。该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氧的传输效率很高、耐低温、挂膜启动快、占地面积小、基础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此外,该工艺可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分期建设,但该工艺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当进水SS浓度较高时,将大大缩短反冲洗运行周期,造成能耗增加。"不过;自Z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建成第一座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厂后,曝气生物滤池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目前世界上己有数百座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这种技术。其应用领域涉及城市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